【匡山书院教师培训】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 二维码
2
来源:青莲中学 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设计原则探讨 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尤其是高阶思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教师意识到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引领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达到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教学设计符合发展高阶思维的原则,学生的思维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拓展。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应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并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级。识记、理解和运用关注信息检索、记忆、回忆、领会、解释、辨析和应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综合和评价关注推理、判断、迁移、重组、创造、批判和评判, 属于高阶思维。两个层次循序渐进,带动学生的思维联动,并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下面就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原则进行探讨。 首先,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活动要层次分明,分配合理。基于识记、理解和运用的阅读教学活动是基于分析、综合和评价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前者置于根基,后者置于顶端。教学活动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且二者比例设置适当。若忽视前者,后者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则无从谈起。若前者过多,则无法启迪思考,限制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学设计活动应过度自然,避免过大的跳跃性,更不能为了追求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将教学设计复杂化。 其次,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学设计有针对性要求围绕语篇主题和内容,凸显文本的核心主线,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指向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要树立深度解读文本的意识,从what、how、why三个维度,正确把握语篇主题、情感态度、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 教学设计要为语篇主题意义探究服务,不可偏离语篇主题甚至另创主题。 再次,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要求阅读的话题、内容、意义和形式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学设计从头至尾应有核心主线和为其服务的分支构成。在教学设计前教师应深度品读文本,明确语篇主线,把握行文逻辑和联系,依托语篇脉络发展,设置高度关联的阅读活动,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中对语篇进行理解和挖掘。考虑阅读活动的实效性,以活动引发活动,整体探究文本。 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在因材施教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前,教学设计无疑尤为重要,它是阅读教学的依托。教师在教学设计前应对语篇进行的正确理解和恰当把握,以此为出发点力求使教学设计合理而有效,从而逐步达到培养高阶思维包含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 |